内容简介
许多热销的书,内容方面可以汲取的东西很少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至于为什么会这样,我想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。
人这种生物,或许总是在应该有所行动的时候就会懒得动。
就算是在传达重要信息时,理论上可能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依然还会出现,会发生,会恶化,会失去本质,会成为别人口中的糟粕。
最终被正常性的舍弃,不论其信息是否重要与否。
好比,最优秀的革命干员。
他所写的革命小说,深刻的描写了革命的文化和宗旨,但但他真正在课堂上教革命文化时,却每次说的都不一样。
有幸读过革命小说的记者小周,有次遇见他就问他:“老师你书写的那么好,为什么不按书上的教呢?”
他手托下巴想了一会道:“这和造车轮一个道理,以前有个人造车轮天下第一,到老了他想把手艺教给儿子,于是他每天尽心尽力的教儿子,但他渐渐发现他每天教的几乎都不一样。
儿子也学的吃力,于是他写了书给儿子看,让儿子有一个学习的引子,顺着引导就可以学习分类现实中的知识。”
记者小周问:“那书本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子?”
他果断摇摇头道:“书本只能体现现实的片面性,书把知识写成了一面之词,但现实中有上下左右,无尽星空,需要人用这辈子探索,学习。”